SUV市場的高增長,并未讓汽車廠商放松對車市需求走冷的警惕。6月16日,國內SUV銷量排名第一的長城汽車宣布對旗下的哈弗H6和H2進行官方促銷,降價幅度5000~6000元不等。
據中國汽車工業(yè)協會近日發(fā)布在數據,今年前5月SUV市場累計銷售221.4萬輛,同比增幅高達47.7%;相比之下,轎車前5月銷量493.1萬輛,下滑4.2%。受此影響,SUV在乘用車市場的占比已經高達25.8%,轎車占比則滑落至57.5%。
在市場人士看來,SUV市場成為更多汽車企業(yè)爭奪銷量的重點。目前,自主品牌在SUV市場暫時取得明顯的優(yōu)勢,但隨著合資品牌SUV價格的下壓,以及日系小型SUV的產品下探,在SUV車型上本來利潤就不多的自主品牌,也被動地開始價格調整。
自主SUV強勢增長
即便在增幅達47.7%的SUV市場中,自主品牌依然在以超過整體增速兩倍的速度搶奪份額。據中汽協統計,今年前5月自主品牌SUV銷量為120.46萬輛,同比增長101.5%,市場份額54.4%,比上年同期增長14.5個百分點。
與此相比,合資品牌SUV整體表現卻相對較弱,前5月銷量100.9萬輛,銷量同比增長僅為12%,落后于市場平均增長幅度。
然而,銷量數字上的差距卻并不意味著合資品牌SUV的失勢?!昂腺Y品牌SUV和自主品牌SUV的定位不同。”北辰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副總經理顏景輝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合資品牌SUV產品定價較高。
在中汽協的統計中,雖然5月銷量排名前十的SUV產品中有6款來自于自主品牌,但其中只有哈弗H6和CS75售價在10萬~15萬元區(qū)間,奇瑞瑞虎3、長安CS35、北汽幻速、江淮瑞風S3等四款SUV,均是售價在6萬~10萬元的小型SUV。
相比之下,4款合資車企暢銷SUV中,上海大眾途觀和上海通用別克昂科威售價在20萬~35萬元左右,東風日產新奇駿和東風本田CR-V的價格也在18萬~26萬元區(qū)間。“合資車企SUV的利潤,肯定要比自主品牌高?!比珖擞密嚶撓瘯貢L崔東樹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對于很多自主品牌來說目前銷量的提升比利潤更重要。
根據中汽協的統計,今年5月,SUV銷量排名前十的車企中,除長城、長安、江淮分列第一、第二和第九位外,其余七家仍都是合資車企,包括上海通用、東風日產、上海大眾、東風本田、長安福特和神龍等。
由此可見,雖然部分銷量基數較低的自主品牌車企能通過個別SUV車型獲得快速增長,但多數自主SUV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仍然不足。
合資車企展開攻勢
由于高度依賴SUV車型,這一產品策略在提升自主品牌車企銷量的同時,其市場布局不夠完善的情況也愈發(fā)明顯。
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前5月長城哈弗H6累計銷量達到14.9萬輛,占據長城前5月31.8萬輛銷量的46.9%。在這樣的情況下,5月哈弗H6的銷量環(huán)比出現2.7%的降幅,加上轎車下滑的影響,長城汽車5月銷量環(huán)比下降14.8%。
與此同時,合資車企也在這一市場上不斷展開攻勢。據了解,去年底剛上市、起售價12萬元的廣汽本田XR-V和東風本田繽智,對自主品牌帶來的壓力顯而易見。據乘聯會數據,這兩款小型SUV今年前5月已分別實現4.3萬輛和3.4萬輛的銷量,其中繽智5月銷量已經超過1萬輛。
此外,上海通用對別克昂科拉和雪佛蘭創(chuàng)酷全系下調1萬元,上海大眾也對旗下途觀官方讓利1萬元。長安福特則通過免購置稅等方式,使翼虎綜合讓利達到2.3萬到3.2萬元?!白灾髌放芐UV降價空間不大。”顏景輝向記者表示,在他看來,自主品牌SUV的利潤并不高,因此很難通過降價來應對市場變化。為了搶占市場份額,長城此次突然宣布讓利促銷,這在此前并不多見。
崔東樹認為,自主車企相對靈活的產品策略正在顯現優(yōu)勢,利于其應對市場競爭。從目前細分市場表現來看,小型SUV仍然是增幅最快的市場,因此不少自主車企選擇布局這一細分市場。
此前,江淮乘用車副總經理李建華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下半年我們要推出瑞風S2來支撐增長?!边@款車的定位將比瑞風S3更低。此外,東風風神定位在AX7之下的AX3也有望于今年底上市。
- 首批搭載HarmonySpace 5,傳祺向往S9打造移動的頭等艙
- 首批搭載華為乾崑智駕ADS 4,傳祺向往S9構筑“移動安全堡壘”
- 傳祺向往S9上市22.99萬起!首批搭載華為乾崑智駕ADS 4和HarmonySpace 5
- 小米汽車召回116887輛標準版SU7:涉及L2高速領航輔助駕駛功能隱患
- 國民女神高圓圓代言!2026款騰勢N9正式上市,38.98萬元起!
- 旗艦9系 巔峰力作!享界S9T售價30.98萬元起,9月21日開啟交付
- 唐DM-i智駕版175KM長續(xù)航版上市:四大核心優(yōu)勢重塑出行體驗
- 一車全能,家用首選!唐DM-i 175KM版上市,置換補貼后16.98萬起
- 比亞迪基于e-Bus平臺3.0發(fā)布C11 重新定義電動客車用戶體驗
- 直擊慕尼黑車展:中國新能源汽車卷向歐洲,七分之一展商來自中國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