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米音樂的倒掉現在看來已是時間問題,這對那些蝦米的“死忠粉”來說實在是個讓人難以接受的事實。盡管直到今天蝦米仍然靠著僅有的專業(yè)性屹立在音樂平臺鄙視鏈的頂端,但在生死存亡面前,專業(yè)精神和理想主義愈發(fā)顯得矯情和無足輕重。
在音樂版權的圍獵場上,蝦米音樂輸得體無完膚。版權的缺失,讓蝦米的曲庫變得滿目瘡痍,大量用戶因此選擇了逃離,原本合作的唱片公司也不得不重新審視蝦米平臺的價值,進而導致更大面積版權的流失。如同一副多米諾骨牌,從第一張牌被推倒的那一刻起,蝦米的結局似乎早已注定。
中國在線音樂市場形成今日之格局,版權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在版權爭奪戰(zhàn)中大獲全勝的騰訊音樂,如今正憑借無人能及的龐大曲庫,開始收獲越來越多的付費用戶。與之相比,行將就木的蝦米音樂愈發(fā)顯得落寞、窘迫、邊緣化。
從消費層面講,用戶的選擇是明智的。數字音樂作為一種商品,自然也是要講究“性價比”的,在會員費用相當的情況下,曲庫更豐富的平臺自然顯得物超所值。
騰訊音樂的曲庫足夠大,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三大平臺加起來,歌曲版權數以千萬計,相比之下任何平臺都顯得“小眾”。但龐大曲庫的另一面,騰訊音樂又大得空洞、膚淺,大得只有外延沒有內涵,除了琳瑯滿目的數字化商品,一無所有。盡管它比誰都更能夠滿足用戶的多元化需求,但卻僅僅停留于最基本的需求。
與之相比,蝦米的曲庫雖然小,但在對曲風流派的分類以及對音樂內涵的挖掘上,又“大”得讓人驚訝,“大”得像一部音樂領域的百科全書。
大多數平臺對音樂的分類到流行、搖滾、電子等最基礎的曲風分類就結束了,而蝦米卻在基礎的曲風分類基礎上,又按照不同的流派進一步進行了細分,僅“搖滾”曲風就被劃分為近百個流派。對音樂類型近乎變態(tài)的細分,將蝦米在音樂領域的專業(yè)性體現得淋漓盡致。多少用戶正是通過蝦米逐漸對不同類型音樂建立了體系化的認知。
蝦米之“大”還體現在與音樂相關的信息的完整程度上。從樂手檔案、專輯信息甚至歌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都交待得明明白白。在歌曲本身的基礎上,這些必要信息的交待無疑豐富了音樂的內涵,讓用戶對音樂的理解深刻、透徹。這些細節(jié)也充分體現出蝦米平臺對音樂以及音樂人的尊重。
然而尷尬的是,蝦米音樂所在意的這些細節(jié),在那些更為廣泛的用戶眼中卻是無關緊要的細枝末節(jié)。對于大眾用戶而言,2000萬首歌曲版權的價值勝過一切,盡管大部分人這輩子很可能連2000首歌曲都聽不了。
你或許會說,蝦米在細節(jié)上的優(yōu)勢并不具備不可復制性,財大氣粗的騰訊音樂完全可以通過招攬專業(yè)的音樂人才完成這些繁瑣的工作。但問題恰恰在于其完全有能力做卻沒有做。原因或許是認為這些工作缺乏足夠的價值和意義——至少不會因此而影響平臺用戶的付費決策。
最懂商業(yè)的平臺風生水起,最懂音樂的平臺黯然離場。這究竟是誰的悲哀?蝦米的倒掉,一定程度上意味著專業(yè)精神在數字音樂時代的退場,取而代之的是淺嘗輒止、流于淺表的數字快餐。
在版權的圍獵場上,騰訊音樂像一臺收割機,包攬了絕大部分音樂版權,而后又變成一臺壓路機,轟鳴作響地從蝦米這樣的個性鮮明的音樂平臺身上碾過。數字音樂的世界因此而變平了,變得不再有棱角,不再有個性,不再有驚喜,不再有溫度。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 2025電博會:海爾智家以“聽勸”創(chuàng)新亮劍全場景智慧生活
- 國產算力標桿!昆侖芯超節(jié)點走向規(guī)?;渴?/a>
- 兇猛紅果,孤獨求敗
- 七年后,才發(fā)現誤會了老實人李彥宏
- 潮起之江:算力創(chuàng)新與賦能開啟AI產業(yè)新征程
- Rokid樂奇成為國禮的秘密,是握住美好數字生活的定義權
- “排隊王”大量閉店,“活魚現做”被疑預制,太二酸菜魚不香了
- 阿里、騰訊的啟示:AI正成為互聯(lián)網玩家們的新引擎
- 思邁特 Agent BI 發(fā)布:從“工具” 到 “數字同事”,重構數據應用新范式
- 華為發(fā)布 “4+10+N”中小企業(yè)智能化方案,打通邁向智能世界“最后一公里”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