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召開的2017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聯想攜一系列新品閃亮登場,掀開了新一年的帷幕。本次CES聯想展現出之前少見的諸多特點,首先是推出的產品更有創(chuàng)新性,其次是產品層次豐富齊全,第三是產品緊貼公司的大戰(zhàn)略不跑題,顯示出聯想在貫徹落實智能互聯網戰(zhàn)略方面極大的決心與愿望。
聯想此次發(fā)布的產品主要有,智能音箱和智能存儲等兩款智能家居新品;全球首款模塊化的智能AR眼鏡聯想New Glass C200;基于Windows Holographic平臺的聯想VR頭盔;游戲PC子品牌聯想拯救者(LenovoLegion)及兩款游戲機型Y720和Y520;二合一平板電腦Miix 720以及聯想500多媒體鍵盤等創(chuàng)新產品。當然,聯想PC也沒有讓人失望,在ThinkPad誕生25周年之際,聯想發(fā)布了新一代ThinkPad X1 2017系列新品。
聯想董事長楊元慶已在前期指出,下一代互聯網將是智能互聯網,聯想基于此論斷提出了三波戰(zhàn)略,戰(zhàn)略中心將分別聚焦于個人電腦、移動及數據中心、設備+云等三個方向。基于萬物互聯的智能互聯網,將會出現物理連接設備成幾何式增加的狀況,因此聯想此次推出的兩款智能家居新品,正是通向萬物互聯目標的第一步。
聯想智能音箱和智能存儲并不能從名稱本身去理解其功能,智能音箱實際上是個語音交互入口,用戶可通過語音來控制數碼產品,使用互聯網服務,而用戶在使用智能家居過程中產生的數據,也將在智能存儲中找到落腳點,智能存儲實質上是個數據工作站。這類型的產品之前不是沒有,但一般都會將其稱之為智能機器人,價格非常昂貴,聯想很實在地將產品名稱定為智能音箱和智能存儲,目的在于回歸事物的本來面目,獲取市場上對于智能家居的真正需求而非偽需求。
在智能家居這個未來的計算平臺上,用戶與機器的交互是否還會使用鼠標、鍵盤和觸屏呢?對此聯想用實際行動給出了前瞻性答案,未來智能家居的交互方式一定是語音。交互和存儲是智能家居未來的兩個強需求,聯想從現在開始就占上位置,首先參與到智能家居發(fā)展潮流中去,參與到用戶體驗形成的過程中去,以圖未來。這兩個產品,對于聯想智能互聯網戰(zhàn)略而言,是實實在在的落地產品,動作非常迅速。
審視一下聯想此次發(fā)布的新品你會發(fā)現,聯想正在變得更酷。聯想New Glass C200是一款人工智能AR眼鏡,內置聯想NBD Martin自主開發(fā)的AI軟件,可以識別20種物體,包括各種圖像和建筑圖紙。聯想認為,AR在未來將是很有前景的業(yè)務,因此會下大力氣發(fā)展這個方向。最近剛加盟聯想的全球頂級人工智能專家芮勇也認為,AR是人工智能的一部分,是下一個計算入口,因此聯想會在這方面做更多投入。
把New Glass C200和搭載Tango計劃的Phab 2 pro手機結合起來用,能夠為用戶提供真實場景的展現,可廣泛應用于建筑、裝修、醫(yī)療、教育、機械等垂直行業(yè),對于電商為用戶提供線下真實體驗場景,提升電商購物體驗,也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目前聯想NBD已建成一個Titan平臺,可供開發(fā)者在上面開發(fā)更多AR方面的軟件和應用,逐步建立起生態(tài)。
今年是ThinaPad誕生25周年,X1家族在年初全新亮相,尤其是經典機型X1 Carbon,在性能上和外觀上持續(xù)做出了升級,已成為PC行業(yè)難以超越的傳奇。新X1 Carbon 2017 版機身自重僅1.13千克,除了經典黑色外,還首次新增了銀色版,并調整了鍵盤布局。這款顯示器為14英寸的電腦,使用的是13英寸的標準屏幕外殼,這意味著擁有者非常高的屏占比,給用戶帶來渾然一體的美妙視覺感受。在對外觀進行重新設計,使其更加時尚苗條的同時,X1 Carbon在性能上卻不但不縮水,還得到了大幅度提升。這款電腦對于頂級材質的應用已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散熱率提升15%,通過12項軍用標準測試,整機續(xù)航能力達到了15個小時,是當今市場上最薄、最輕、最耐用的筆記本電腦之一。
聯想當前的戰(zhàn)略方向實用而簡約,首先要進一步強化在PC領域的老大地位,與競爭對手進一步拉開差距。目前聯想PC在中國大陸和日本的份額在30%到40%之間,處于絕對領先狀態(tài),在北美的份額在20%以上處于第一,PC對收入和利潤的貢獻非常大,因此要步步為營穩(wěn)扎穩(wěn)打。
而在聯想的新業(yè)務方面,特點是增長速度快,但需要承擔一定的財務壓力,聯想也根據宏觀經濟形式和企業(yè)景氣度的走向而做出了相應調整。據楊元慶介紹,聯想移動業(yè)務將在2017年的某個時間扭虧為盈,納入正向循環(huán)發(fā)展軌道。對于下一代智能互聯網的布局,還需要花去聯想一段時間,但可喜的是聯想已經毅然決然踏上征程,這意味著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產出。聯想只要能在智能互聯網真正落地之前完成轉型,就一定能抓住時代賦予的機會,抓住產業(yè)變遷的脈動。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