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消息,近日,小米汽車近期對旗下SU7系列車型的智能駕駛功能命名進行了調整,將原“智駕”統(tǒng)一更改為“輔助駕駛”。具體變化包括:SU7標準版的“小米智駕Pro”更名為“小米輔助駕駛Pro”,SU7 Pro/Max車型的“小米智駕Max”更名為“小米端到端輔助駕駛”。
這一調整涉及官網、App等官方宣傳渠道,但功能本身未作技術性改動。
據小米官方介紹,端到端輔助駕駛支持車位到車位,上車就能用。場景進化后,可實現(xiàn)從車位到車位的輔助駕駛,上車僅需設置導航,ETC/閘機輔助通行,窄路/環(huán)島通行、停車場尋位泊車等都可以請輔助駕駛來完成。
今年4月16日,工信部官網發(fā)布《裝備工業(yè)一司召開智能網聯(lián)汽車產品準入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工作推進會》公告。
公告提到,會議強調,汽車生產企業(yè)要充分開展組合駕駛輔助測試驗證,明確系統(tǒng)功能邊界和安全響應措施,不得進行夸大和虛假宣傳,嚴格履行告知義務,切實擔負起生產一致性和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切實提升智能網聯(lián)汽車產品安全水平。
具體內容包括:不允許未經審批的公開測試,如“千人團”、“萬人團”都要進行明確、充分驗證和公示,不能拿用戶去做測試;規(guī)范宣傳,不要擴大宣傳規(guī)范技術名詞,不能出現(xiàn)“自動駕駛”“自主駕駛”“智駕”“高階智駕”等名詞,要按照自動化分級標準,使用“(組合)輔助駕駛”一詞;降低頻繁O(jiān)TA,做好版本的風險管理,驗證充分再上車。對頻繁O(jiān)TA的企業(yè)要重點審查;禁用“代客泊車”、“一鍵召喚”、“遠程遙控”等功能。會議還探討了是否能從技術層面限制駕駛員的脫離行為,比如利用人臉I(yè)D識別,禁止座椅調節(jié)和平躺。
- 馬蜂窩十一出行趨勢預測,賞秋由北至南拉開序幕,大興安嶺熱度上漲120%
- 91助手本月底謝幕:從19億美元并購寵兒到黯然退場,一代移動工具終結
- 華為徐直軍:鴻蒙生態(tài)正向“好用”前進,離“極致”仍有差距
- 啟信寶寵物行業(yè)報告:千億市場背后,超400萬企業(yè)為“毛孩子”打工
- 馬斯克指控蘋果應用商店偏袒OpenAI 蘋果回應稱排名“公平無偏見”
- 騰訊音樂2025Q2財報:總收入達84.4億元,著力打造一站式音樂服務平臺
- 蘇超墊底難掩產業(yè)光芒:常州新能源規(guī)模超八千億,工業(yè)機器人領跑全國
- 馬斯克申請注冊 “宏硬” 商標,只為惡心微軟?
- 索尼起訴騰訊新游抄襲 指控其克隆經典作品
- 星鏈因軟件故障全球中斷2.5小時 全球多地無法正常接入網絡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