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人紅是非多”。4月10日,有消息稱特斯拉計劃在廣東獨資建廠,目前廠址已經(jīng)選好,正等相關部門的批復。該消息還稱,如果本次廣東建廠的項目進展順利,特斯拉將會在今年

公布這一計劃。未來特斯拉產(chǎn)品除了能降低關稅外,還能享受各地尤其是廣東對純電動車的支持。
為此,《證券日報》記者第一時間聯(lián)系了特斯拉相關負責人,針對“特斯拉計劃在廣東以獨資方式建廠”的傳聞,特斯拉方面回應稱,特斯拉一直致力于深耕中國市場,但目前媒體上關于特斯拉在廣東設廠事宜的報道與事實不符。
事實上,這已經(jīng)不是特斯拉在華建廠傳言第一次被否。近一兩年來,上海、蘇州、合肥等城市曾相繼被預測為“選址地”。早在今年2月5日,就曾有消息稱特斯拉將與中方各按50%出資比例合資在上海“臨港”地區(qū)建設年產(chǎn)能50萬輛的汽車生產(chǎn)基地。
更早些時候,還有傳聞稱,特斯拉中國工廠將落戶蘇州,但以上傳聞均被特斯拉否認。據(jù)一位接近特斯拉的業(yè)內人士表示,特斯拉一直在與各地政府交涉,事實上一些地方政府對特斯拉很感興趣。對于具體選址仍無最新消息,只能說臨港可能性最大。
那么特斯拉為何在華建廠的問題上傳聞不止呢?
事實上,這與特斯拉曾多次表態(tài)要在中國國產(chǎn)的計劃不無關系。2016年1月份,特斯拉CEO馬斯克明確表態(tài),特斯拉正在尋找一家中國生產(chǎn)合作伙伴,已經(jīng)與中國方面進行了一系列高層會議。
同時,作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國市場理所當然的被給予了更多厚望。數(shù)據(jù)顯示,2016年,特斯拉全球銷量為7.6萬輛,同比增長50.7%,其在華銷量在全球市場中的占比也首次突破10%。
有汽車分析人士認為,特斯拉在華建廠是必然。除了巨大的中國市場,還可以免去車輛的進口關稅以降低售價,另一方面還能受到當?shù)叵嚓P部門的支持,更有助于緩解Model 3產(chǎn)能掣肘。
電動車迎資本風口
與福特和通用這樣產(chǎn)業(yè)鏈成熟、盈利趨穩(wěn)的傳統(tǒng)汽車企業(yè)巨頭相比,盡管特斯拉成立13年以來,只有兩個季度盈利。但并不妨礙特斯拉吸引大量的資本關注。
值得一提的是,在最新的融資中,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巨頭騰訊入股特斯拉5%的股份,投資規(guī)模近18億美元。
4月3日,特斯拉股價大漲7.2%,每股收于298.52美元,總市值達到486.3億美元,一舉超過了美國汽車“百年老店”福特454.7億美元的身價。緊接著特斯拉股價再次拉升,一度達到每股303美元以上,市值攀升至530億美元,超過美國第一大汽車制造商通用汽車。
記者注意到,盡管市值相近,但如果將銷量和市值聯(lián)系比較會發(fā)現(xiàn),特斯拉每賣出一輛車,可轉化股價約為4.4美元,而福特和通用每賣出一輛車,對應的股價只有0.32美元和0.33美元。巨大差異背后體現(xiàn)的是百年內燃機驅動的汽車巨頭和新興電動自動駕駛汽車的實力對抗和發(fā)展方向。
對此,有分析師對記者稱,具體到此次特斯拉市值超越傳統(tǒng)汽車廠商通用汽車,主要是受到騰訊控股以18億美元入股特斯拉,以及今年第一季度其交付新車數(shù)量創(chuàng)造了特斯拉新的季度銷售紀錄的影響。另外,“還有一個因素與特斯拉旗下航空航天公司SpaceX有關。借助用戶對Model 3的巨大需求(訂單超37萬輛),特斯拉未來兩年或將迎來超強的成長周期?!鄙鲜鋈耸勘硎尽?/p>
- 特斯拉利潤暴跌42%:汽車帝國的AI轉型陣痛與生存挑戰(zhàn)
- 比亞迪成為國際米蘭全球汽車合作伙伴,用足球語言溝通全球用戶
- 潘展樂成為比亞迪第1300萬輛新能源汽車仰望U7車主
- 比亞迪第13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 潘展樂成為仰望U7形象大使
- TüV萊茵InnoHub啟幕:“科技+體驗”定義未來出行與生活方式新范式
- 極氪回應"金箍棒"商標注冊 希望大家多關注安全
- 比亞迪三款車型亮相2025古德伍德速度節(jié) 展現(xiàn)中國汽車品牌科技力量
- 鴻蒙智行大動作:享界S9T官圖曝光,首款旅行車來了
- 智能泊車新標桿!秦L這三大停車體驗,將“秦”緒價值拉滿
- 比亞迪承諾為智能泊車安全兜底后,秦L率先OTA引領泊車安心時代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wǎng)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wǎng)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wǎng)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wǎng)站中的網(wǎng)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chǎn)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wǎng)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wǎng)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