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聯(lián)合通訊社2月17日文章,原題:中國電動汽車激增加重對霧霾的恐懼汽車制造商對中國綠色汽車市場的最新增長預期,進一步加劇人們對日益嚴重的霧霾的擔憂,因為以煤電為動力的電動汽車增加,會讓清潔能源轉型受阻。
大眾汽車預期中國電澳大利亞聯(lián)合通訊社2月17日文章,原題:中國電動汽車激增加重對霧霾的恐懼汽車制造商對中國綠色汽車市場的最新增長預期,進一步加劇人們對日益嚴重的霧霾的擔憂,因為以煤電為動力的電動汽車增加,會讓清潔能源轉型受阻。
大眾汽車預期中國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的產量2020年將增加6倍,達到200萬輛。為減少頻繁籠罩中國城市的霧霾,中國政府一直支持電動汽車產業(yè),這也使中國成為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目前,新能源汽車占比不到1%,但增長的腳步有可能加重霧霾。
清華大學進行的一系列研究顯示,以煤電為能源的電動汽車產生的懸浮顆粒和化學物質是汽油動力汽車的2至5倍,混合動力汽車相對好一些。總部在美國洛杉磯的能源和運輸創(chuàng)新中心主任安峰表示,“國際經驗表明,凈化空氣不一定非要靠電動汽車”。
中國計劃用可再生能源或者潔凈煤發(fā)電,作為2020年降低碳排放60%目標的一部分措施。清華大學環(huán)境科學學者霍紅表示,這會加速電動汽車產生的“綠色影響”,不過,這個目標“實現(xiàn)起來有難度”。清華大學的研究質疑,如此激進地發(fā)展電動汽車是否明智,他們認為,除非電力改革提速,否則電動汽車并非“環(huán)境友好”。和混合動力汽澳大利亞聯(lián)合通訊社2月17日文章,原題:中國電動汽車激增加重對霧霾的恐懼汽車制造商對中國綠色汽車市場的最新增長預期,進一步加劇人們對日益嚴重的霧霾的擔憂,因為以煤電為動力的電動汽車增加,會讓清潔能源轉型受阻。
大眾汽車預期中國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的產量2020年將增加6倍,達到200萬輛。為減少頻繁籠罩中國城市的霧霾,中國政府一直支持電動汽車產業(yè),這也使中國成為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目前,新能源汽車占比不到1%,但增長的腳步有可能加重霧霾。
清華大學進行的一系列研究顯示,以煤電為能源的電動汽車產生的懸浮顆粒和化學物質是汽油動力汽車的2至5倍,混合動力汽車相對好一些??偛吭诿绹迳即壍哪茉春瓦\輸創(chuàng)新中心主任安峰表示,“國際經驗表明,凈化空氣不一定非要靠電動汽車”。
中國計劃用可再生能源或者潔凈煤發(fā)電,作為2020年降低碳排放60%目標的一部分措施。清華大學環(huán)境科學學者霍紅表示,這會加速電動汽車產生的“綠色影響”,不過,這個目標“實現(xiàn)起來有難度”。清華大學的研究質疑,如此激進地發(fā)展電動汽車是否明智,他們認為,除非電力改革提速,否則電動汽車并非“環(huán)境友好”。車的產量2020年將增加6倍,達到200萬輛。為減少頻繁籠罩中國城市的霧霾,中國政府一直支持電動汽車產業(yè),這也使中國成為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目前,新能源汽車占比不到1%,但增長的腳步有可能加重霧霾。
清華大學進行的一系列研究顯示,以煤電為能源的電動汽車產生的懸浮顆粒和化學物質是汽油動力汽車的2至5倍,混合動力汽車相對好一些。總部在美國洛杉磯的能源和運輸創(chuàng)新中心主任安峰表示,“國際經驗表明,凈化空氣不一定非要靠電動汽車”。
中國計劃用可再生能源或者潔凈煤發(fā)電,作為2020年降低碳排放60%目標的一部分措施。清華大學環(huán)境科學學者霍紅表示,這會加速電動汽車產生的“綠色影響”,不過,這個目標“實現(xiàn)起來有難度”。清華大學的研究質疑,如此激進地發(fā)展電動汽車是否明智,他們認為,除非電力改革提速,否則電動汽車并非“環(huán)境友好”。
- 鴻蒙智行大動作:享界S9T官圖曝光,首款旅行車來了
- 智能泊車新標桿!秦L這三大停車體驗,將“秦”緒價值拉滿
- 比亞迪承諾為智能泊車安全兜底后,秦L率先OTA引領泊車安心時代
- 比亞迪承諾兜底! 秦L引領智能泊車進入“安心”時代
- 極氪7X榮獲Euro NCAP五星認證,2025全球中型SUV總分第一
- 享界新車標發(fā)布!余承東:新標是對用戶期待的深層應答
- 比亞迪承諾為智能泊車兜底:對泊車過程損失全額賠付
- 比亞迪宣布率先實現(xiàn)媲美L4級智能泊車,官方承諾為安全兜底
- 問鼎30萬+新能源轎車銷量榜后 享界LOGO煥新并劇透全新旅行車
- 享界S9 6月共交付4154輛 持續(xù)穩(wěn)坐30萬以上新能源轎車銷量榜首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