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PP體育和蘇寧易購推出聯(lián)名會員,球迷將獲得免費觀看新賽季中超權益,這無疑是體育版權領域的重磅炸彈。蘇寧易購作為電商平臺直接介入體育賽事轉播,無疑將獲得巨大流量,中超的新媒體轉播渠道也隨之增加。這樣的舉動無疑對PP體育提出了挑戰(zhàn),那PP體育這樣做的底氣又從何而來呢?
“分銷”版權是必然
首先要從高昂的版權價格來看,中超聯(lián)賽版權曾以5年80億的天價讓外界瞠目結舌,但隨著外部環(huán)境變化、聯(lián)賽穩(wěn)定性等多方面原因,版權價格回歸理性,中超版權價格也變成了10年110億。PP體育則從版權方體奧動力手中鎖定了9年的獨家新媒體版權,盡管版權價格有所回落,但這樣高昂的版權成本對PP體育的運營仍然提出了不小的考驗。
去年PP體育相繼與優(yōu)酷、咪咕達成戰(zhàn)略合作,成立聯(lián)運平臺。這樣的合作被外界解讀為變相將版權“分銷”給優(yōu)酷和咪咕兩家平臺,但實質上這是PP體育在版權運營上的一次創(chuàng)新,聯(lián)運平臺的形式讓PP體育依然握有版權運營的絕對話語權,無論優(yōu)酷還是咪咕都只是一個播出渠道和流量入口。
優(yōu)酷和咪咕兩大平臺在體育版權領域一直躍躍欲試,去年在拿下世界杯版權后,相繼買下CBA版權。外界擔憂PP體育這樣的合作形式可能會“養(yǎng)虎為患”,因為兩家平臺一旦形成穩(wěn)定流量和用收看習慣后,未來可能會在國際版權市場上與PP體育產生直接競爭。
目前看,PP體育還握有很大主動性,戰(zhàn)略合作關系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以PP體育為主體進行版權采買,優(yōu)酷和咪咕未來不自行采買足球賽事版權。還有一點,PP體育手中持有的頂級賽事版權都是長期合同,最長的中超獨家新媒體合同甚至還有7年,這也降低了未來的風險。目前,三方還是從合作共贏的角度出發(f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盟友關系,短期看優(yōu)酷和咪咕很難會在短期參與足球版權的競爭。
聯(lián)運平臺的創(chuàng)新合作無疑給PP體育帶來諸多幫助,最顯著的是營收提升。拋開阿里大文娛領投蘇寧體育A輪融資不談,無論哪種合作形式,優(yōu)酷和咪咕兩家一定付出了不菲的代價才能得到這樣的版權。全新模式也讓PP體育嘗到了甜頭,極大地緩解了巨大的版權運營壓力。
從中國體育版權市場的現(xiàn)狀看,如果只依靠廣告和會員付費,是有天花板的,也很難匹配高昂的版權成本,所以PP體育“分銷”版權也就成了必然。既然可以將頂級賽事版權“分銷”給優(yōu)酷和咪咕兩家外部合作伙伴,那繼續(xù)“分銷”給同一個東家的蘇寧易購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流量下滑壓力下,PP體育的底氣
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中超聯(lián)賽的播出格局也發(fā)生了改變,此前PP體育獨播格局變成了PP體育、蘇寧易購、優(yōu)酷、咪咕等多個播出渠道。隨著播出渠道的增加,特別是蘇寧易購可以免費觀看中超的情況下,PP體育一定會承受不小的流量壓力。
中超這個國內最大賽事IP所帶來的流量毋庸諱言,單場人次逼近3000萬。2018賽季,通過PP體育和其他各渠道觀看中超直播的人數(shù)達到4.73億人,PP體育觀看人數(shù)相比2016賽季也有240%的提升。
PP體育敢于采用“分銷”的版權運營策略,顯然也是心中有底。在PP體育看來,優(yōu)酷和咪咕的播出都不會對自身流量產生太大影響,優(yōu)酷作為泛體育平臺將帶來更多泛體育用戶,咪咕在OTT/IPTV端擁有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
蘇寧易購作為電商平臺盡管會帶走一些流量,但也會將中超帶向更廣泛的用戶群體,同時低線市場進行滲透,而體育的核心用戶群仍然會在PP體育上觀看。
此外,新賽季有更多用戶將從傳統(tǒng)的電視渠道向移動端和OTT端遷移,而這部分也是PP體育重點獲取的用戶。PP體育很可能繼續(xù)收緊地方電視臺對中超的轉播,以及打擊諸多盜版盜鏈行為。
PP體育的底氣還來源于過去幾年中不斷積累的版權運營能力,從賽事直播、解說陣容、內容資訊、自制節(jié)目、互動玩法、球迷社區(qū)等多個維度,PP體育建立起了強大的版權運營壁壘。
北京、上海、南京三地廣電級的演播室,中超4K直播,虛擬演播室技術,AI視頻剪輯,大單邊制作能力,頂級解說團隊??梢哉f,在足球賽事直播能力上,PP體育是眾多媒體平臺中最強的一個,其他平臺短期內都無法建立起可以與之匹敵的能力。
此前體育版權領域完全意義上的“獨播”,早已不是PP體育運營的核心。不依靠獨播而實現(xiàn)流量匯聚,是對平臺運營能力的考驗,也是PP體育最核心的能力所在。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