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訊銀行消息 近日,中和農信宣布完成6億元C輪融資,由世界最大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構之一——TPG(德太投資)旗下的影響力投資基金“睿思基金”(TheRiseFund)領投,寧波仁達普惠投資管理合伙企業(yè)(以下簡稱“仁達普惠”)跟投。本輪融資結束后,中和農信的股東包括:螞蟻金服旗下的全資子公司——上海云鑫創(chuàng)業(yè)投資有限公司、睿思基金、中國扶貧基金會、國際金融公司(IFC)、紅杉資本中國基金、仁達普惠以及天天向上基金 。
蛻變轉型 影響力投資支持下的農村金融典范
在中國的三百多個縣域,活躍著一群“最土金融人”,他們多是本鄉(xiāng)本土的農民,十里八村的鄉(xiāng)親想借錢,只要一個電話,就服務上門,不用抵押,也不用找公職人員擔保,只要這家人踏實靠譜,足不出戶就能拿到錢。這群人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中和農信,他們用這種模式已經在農村服務了二十多年。
1996年,秦巴山區(qū)深處,國務院扶貧辦外資中心和世界銀行聯(lián)手引入孟加拉格萊珉銀行的小額信貸模式設立的扶貧項目,在當?shù)芈涞厣?000年由中國扶貧基金會接管,2008年開始轉制為公司化運作,中和農信應運而生。其宗旨是以商業(yè)化手段解決農村金融服務不足這一社會問題,讓農村中低收入群體享有在金融服務支持下追求更好生活的機會與權利。經過二十余年的實踐,中和農信業(yè)務已經覆蓋全國21省的307個縣域,員工達到5000人;累計放款370億元,筆均貸款2萬元,還款率高達99%,超過一半貸款用于種養(yǎng)殖業(yè);累計超過500萬農村百姓從中和農信的小額信貸業(yè)務中受益。截止到2017年年底,中和農信在貸客戶92%為農民,82%為婦女,89%為初中及以下文化,七成受訪客戶之前從未在其他金融機構有過貸款。
在中和農信的幫助下,有的人第一次寫出了自己的名字,有的人流浪歸家也能種起了菜地,有的人家里的土房變成了樓房,走上了致富路。
共同理念下的力量聚集 打通農村金融最后一百米
2007年,洛克菲勒基金會首次提出了“影響力投資”這一概念,倡導資本通過有經濟效益的投資以解決社會問題。中和農信無疑是中國最具代表性的成功案例。
中國扶貧基金會執(zhí)行副理事長,中和農信董事長王行最指出,中和農信自成立以來,以對“打通農村金融最后一百米”這一使命的認同為基礎,先后引入IFC、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天天向上基金等知名投資機構的投資。這些影響力投資使得上億資本在農村發(fā)揮出了巨大的能量,同時為中和農信的商業(yè)化轉型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了技術和資金上的有力支持。
本次睿思基金和仁達普惠的加入,使中和農信成為中國獲得影響力投資最多的小微金融機構,是名副其實的“中國影響力投資標桿”。此外,在互聯(lián)網飛速發(fā)展并不斷下沉的行業(yè)大背景下,2016年中和農信還引入了螞蟻金服的戰(zhàn)略投資,更是從技術賦能中和農信,大幅度提升了機構的抗風險能力與運營效率,豐富了服務手段。我們有理由期待新的股東能為中和農信帶來更嶄新的發(fā)展契機。
TPG旗下的睿思基金規(guī)模超過20億美元,致力于在全球范圍內投資兼顧社會效益和財務回報的項目, 對中和農信的投資反映了TPG對于普惠金融的高度重視。
“作為中國規(guī)模最大、覆蓋范圍最廣的農村小額信貸平臺,中和農信既產生極大的社會效益,也在商業(yè)上獲得成功,這與睿思基金的投資策略完全吻合。”TPG中國區(qū)管理合伙人孫強說,“中和農信的小額貸款大多數(shù)放給中國最貧困的農村地區(qū),是那里很多農戶家庭取得貸款的唯一渠道。”
仁達普惠是仁達普惠(北京)咨詢有限公司聯(lián)合浙江北大協(xié)同創(chuàng)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發(fā)起設立的專項投資基金,致力于推動和支持中國普惠金融和科技金融的發(fā)展,挖掘行業(yè)內更多的具有成長潛力和投資價值的新興金融科技企業(yè)作為合作和投資的對象。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院長貝多廣教授說:“我們關注和深入調查中國和全球的普惠金融機構,探尋普惠金融服務模式和打通中國普惠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的渠道與實踐,中和農信是多年來根植并深耕中國農村,服務最小微的農戶和農村家庭,并實現(xiàn)了可持續(xù)發(fā)展和好金融好服務的典范。”
2016年,本著為農村百姓帶來更可獲得、更充分的普惠金融服務的共同目標,中國金融科技領域的“獨角獸”螞蟻金服戰(zhàn)略投資中和農信。“為世界帶來更多平等的機會”始終是螞蟻金服和中和農信站在一起的初衷和目標,通過技術和業(yè)務賦能、線上線下渠道的互補,讓農民群體逐步享受互聯(lián)網紅利。上一輪投資完成后,螞蟻金服和中和農信在技術、人員和農村金融業(yè)務上建立了多層次的賦能合作,例如AI技術賦能層面為中和農信提供數(shù)據化風控能力,作為中和農信貸款準入的重要指標。除此之外,雙方還將共同推動更多的普惠金融服務普及到農村地區(qū),增強農村經濟實體的競爭力、改善農村群體的生活。
中和農信總裁劉冬文表示,中和農信致力于“打通農村金融最后一百米”。在未來,我們將與眾多伙伴一起,專注于服務農村市場,讓廣大農村百姓獲得更充分、更專業(yè)的金融服務。同時,中和農信也期待著吸引更多的資本和力量進入農村金融領域,催生出更多的山水間的“中和農信”。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