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業(yè)內人士預測,在阿里、京東和亞馬遜等巨頭的帶動下,無人零售將呈爆發(fā)式發(fā)展。到2022年時,中國無人零售交易額將超過1.8萬億元。
正好,這周在探訪無人零售業(yè)態(tài)的過程中,筆者偶遇了邦馬特新發(fā)布的視覺識別智能冰柜,就親身體驗了一番。
消費體驗
1.開啟免密支付
第一步,用支付寶掃描屏幕上的二維碼,然后會收到打開免密支付的提示,點確認。這個是支付寶系統(tǒng)的小額免密支付,是支付寶做擔保的,安全性很高,大部分人都能接受。另外,這個步驟只需要在第一次購買的時候操作,以后再購買商品就不需要了。
2.掃碼開門,挑選商品
緊接著,你需要再掃一次碼。打開你的支付寶并掃一掃屏幕上的二維碼后,智能冰柜的門就自動打開了。里面的商品可以隨意挑選,拿起來看看覺得不喜歡再放下也沒有問題哦,而且可以一次性選購多件。(到這里已經不再需要拿出手機了,你可以選擇放進口袋里。)
3.關門走人
挑選好商品后關上門,整個購買過程就完成了,不需要進行任何支付操作。關上門后,支付寶賬單上就會立刻顯示扣款信息。
整個過程花費時間不到一分鐘,而且省去了跟售貨員溝通、詢問價格、付款等諸多環(huán)節(jié),省時又省心,體驗相當棒。
從體驗來看,整個流程都非常流暢迅速,不需要導購進行指導。只要做好刷二維碼開門、挑選商品、關門這三步即可。除了多了一步掃碼的動作,基本就跟在使用自家冰箱一樣。這樣的購買流程對于一個新用戶來說,學習成本非常低。
據(jù)悉,除了這款視覺識別冰箱,邦馬特還有另外一款使用RFID標簽技術的智能冰箱,購買過程是一樣的,但是運營商這邊多了一個貼標簽的動作。RFID標簽由于穩(wěn)定、識別率高的特點,是現(xiàn)在很多無人店選用的技術。邦馬特在這個技術的基礎上搭載邦馬特的連鎖管理系統(tǒng),使其更加符合運營商的需求。據(jù)悉目前已經有多家品牌零售商對邦馬特的智能冰箱感興趣,不久之后就會有一系列的無感支付無人店布局的動作。
那么,這套無感支付的技術面世對于零售業(yè)來說意味著什么呢?未來會帶來哪些變革?這項技術是如何賦能無人零售的?
1.開放性貨道使得售貨機真正變成無人店
由于無感支付的應用,邦馬特智能冰柜突破了傳統(tǒng)售貨機商品品類受限于貨道的缺點,各種形狀包裝的商品都可以放進去,紅酒、服裝、果蔬、各類日用品等都能輕松放入。售貨機從此告別飲料機、賣水機的尷尬地位。
不僅如此,邦馬特的機器視覺智能冰柜的外型、外觀可以根據(jù)不同需求定制,想要更大的屏幕、更大的櫥窗,甚至更大的機身和更炫酷的外表,都是可以的。而這個特點,將會引領售貨機走向在零售業(yè)的全面普及,最終成為像店鋪一樣的存在。就像我們在街上可以看到銷售各種產品的店鋪,未來,我們也可以隨處看到銷售著各種產品的售貨機,并將習以為常。
邦馬特CEO黃陽曾表示:“邦馬特不是做工具,而是做渠道。”也就是說,邦馬特其實是一家以售貨機為載體,變成一個供應鏈服務公司,提供針對智能售貨機網絡的一整套底層服務。相信在邦馬特的這些“店面”一樣的智能冰柜全面上市后,整個無人零售市場將迎來一場革命性的更新迭代浪潮。
2.無感支付緊跟未來支付方式
無現(xiàn)金化毫無疑問將會成為未來的發(fā)展方向,而無感支付則是在去現(xiàn)金化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直接去支付化。
現(xiàn)在,無人店風口正盛,各項新技術不斷問世和迭代,在商業(yè)的催化下,支付技術的發(fā)展日新月異,而符合趨勢的零售業(yè)態(tài)將會勢如破竹,徹底顛覆傳統(tǒng)零售。
我們有理由相信,當下正在全面普及的移動支付,在未來的5年、10年內,將會被無感支付逐漸取代,拿完就走,徹底忘記支付環(huán)節(jié),所有的交易都在無形中通過精準的數(shù)字化完成,這絕不是沒有可能。
3.消費者大數(shù)據(jù)成為核心競爭力
每一個無人店都是一個大數(shù)據(jù)入口,這個入口記錄著消費者最直觀的消費習慣和需求,而這些數(shù)據(jù)可以反向指導和服務運營商的進貨、配貨、銷售等環(huán)節(jié),進而在科學的提高銷量的同時,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服務和消費體驗。
對于最后1公里的生活圈來說,其業(yè)態(tài)的復雜性決定了它對用戶消費數(shù)據(jù)的高度渴求。人貨場的全鏈路數(shù)字化,正逐漸成為經營者降本增效的頭號武器。而邦馬特通過背后的大數(shù)據(jù)系統(tǒng),做到貨物與人、場景的精準匹配,大大提高合作品牌商的銷量和復購率。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