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客網 6月12日消息,東芝公司近日宣布,將在未來三年內向半導體業(yè)務投入約10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6.23億元),以加強其電動汽車(EV)和電力設備領域的功率半導體生產線。這一舉措標志著東芝在退市后,正積極尋求新的增長點,以重塑其業(yè)務版圖。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東芝副社長池谷光司在接受采訪時透露了這一計劃。作為“日本產業(yè)合作伙伴”(JIP)基金的副主席,池谷光司的聲明體現了東芝與JIP緊密合作,共同推動公司轉型的決心。
在能源領域,東芝也計劃投資約2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9.25億元),在印度和川崎市建設輸配電設備工廠。這一戰(zhàn)略投資不僅將提升東芝在能源市場的競爭力,也為其實現以能源和基礎設施為中心的新增長目標奠定了基礎。
東芝的轉型之路并非一帆風順。近年來,公司經歷了福島核電站事故導致的巨額虧損、會計丑聞等困境,以及醫(yī)療器械、筆記本電腦等業(yè)務的剝離。然而,在JIP的加持下,東芝通過引入新的投資和加速重組,力圖重回增長軌道。
據悉,東芝已被JIP牽頭的財團以2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924.66億元)收購,并于2023年12月退市。這一變革標志著東芝結束了長達數十年的動蕩歷史,同時也為其未來發(fā)展提供了新的機遇。
東芝的目標是,在未來三年內實現銷售額達到3.75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733.74億元),營業(yè)利潤達到38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75.69億元)。這意味著東芝要在短短三年內實現近十倍的盈利增長,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
為實現這一目標,東芝將加速重組,裁員并合并子公司以削減成本。此外,東芝還將加強其在芯片領域的投入,以抓住電動汽車和電力設備市場的增長機遇。
盡管東芝面臨著諸多挑戰(zhàn),但其堅定的轉型決心和清晰的戰(zhàn)略規(guī)劃為其未來發(fā)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隨著公司在芯片和能源領域的持續(xù)投入,東芝有望在未來實現新的增長點,并重回行業(yè)領先地位。
- 小米手表微信功能將升級 2025下半年OTA計劃曝光
- 蘋果折疊iPhone遲到七年入場,能否靠中國市場與生態(tài)后來居上?
- 小米智能門鈴4/Pro上市:雙攝監(jiān)控+米家聯動 299元起售
- 中國智能馬桶全球銷量超六成 從進口依賴到反向出口
- 小米智能門鈴4/Pro上市:雙攝升級支持米家 起價299元
- 小米12kg洗烘一體機上市:1899元主打智能烘干與高洗凈比
- HTC VIVE智能眼鏡或8月亮相 臺北發(fā)布會預告引猜測
- 蘋果折疊屏iPhone定價曝光:1800美元起,利潤率高達58%
- 石頭科技2025 Prime Day海外表現:多國市場穩(wěn)居前列,銷量全線攀升
- 蘋果智能家居新品HomePad因Siri短板推遲至2026年發(fā)布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