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客網·新零售 8月2日,星巴克咖啡公司(納斯達克:SBUX)與阿里巴巴集團 (紐交所:BABA) 在上海宣布達成全面戰(zhàn)略合作。誕生于上海的餓了么和盒馬等新零售業(yè)態(tài)成為重要的一環(huán)。據悉,星巴克將和阿里新零售生態(tài)未來實現會員打通,依托餓了么配送體系,正式上線外送服務。并基于盒馬以門店為中心的新零售配送體系,首創(chuàng)星巴克“外送星廚”,為全國消費者打造隨時隨地的新零售體驗。
阿里巴巴與星巴克的合作最早就跟上海這座新零售之城結緣。去年12月,星巴克臻選上海烘焙工坊正式營業(yè),這家全球最大的新零售智慧門店,迅速成為風靡上海的新零售地標。
業(yè)內人士指出,過去全球商業(yè)以“星巴克指數”作為宏觀層面衡量一個地區(qū)的商業(yè)與消費活躍度的標尺,這背后是經濟發(fā)展?jié)摿?、對外開放程度、業(yè)態(tài)創(chuàng)新能力、居民消費水平等關鍵指標。未來,依托阿里新零售生態(tài),星巴克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實踐將從上海擴展到全國其他城市,有望形成“星巴克新零售指數”,作為消費升級時代滿足居民消費需求的重要衡量。
最新數據顯示,星巴克在上海目前已經開出663家門店,數量位居全球城市第一。上海也是天貓新零售的前沿陣地,行走上海街頭,各種新零售業(yè)態(tài)令人目不暇接。盒馬鮮生在上海開出第一家門店后陸續(xù)落地全國各大城市,新零售本地生活服務平臺餓了么也誕生在上海。對上海居民來說,新零售新消費已經融入日常生活方式,全面貫通城市生活的“最后一公里”,也成為城市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以互聯網為主的新經濟等行業(yè)加快增長,是帶動經濟增速回升的重要因素”,近日,上海交出靚麗的經濟半年報,天貓新零售得到上海統(tǒng)計局點名表揚。上海市統(tǒng)計局副局長湯匯浩特別指出,“以支付寶、餓了么等新零售業(yè)態(tài)為代表的盈利性服務業(yè),增加值增速保持了兩位數增長?!?/p>
2018年上半年,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612元,比去年同期實際增長7.5%,跑贏了GDP增速。消費結構加快升級,一方面表現為實物消費里升級類商品增速加快,另一方面是服務消費保持較快增長。隨著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咖啡消費行為也不斷變化,重視品質的同時也重視體驗,“隨時隨地星巴克”正成為越來越多消費者的期待。
新零售使線下門店體驗越做越好,線上銷售也在不斷增長,新餐飲漲勢迅猛。國家統(tǒng)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飲食服務支出增長16.6%。7月12日,餓了么平臺在上海日交易額突破1億元,創(chuàng)下外賣行業(yè)單個城市日交易額歷史新高。星巴克咖啡的線上線下新零售之旅,從這些數據增長中可以洞見巨大的消費需求與發(fā)展?jié)摿Α?/p>
除了餓了么,星巴克與盒馬鮮生也將發(fā)布“星盒計劃”,基于盒馬以門店為中心的新零售物流體系,讓“盒區(qū)房”住戶可以享受最快30分鐘免費送達的星巴克現制咖啡。該計劃的首個成果,同樣最早將于今年9月落地上海。
有分析人士認為,此番星巴克咖啡從店里走出去,搭乘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快車,有望更好滲透進本地生活和下沉市場,迎來更多消費者和業(yè)務增長。而對上海消費者來說,新零售新體驗新生活,正在為城市生活激發(fā)新的想象力。
實際上,基于深厚的商業(yè)積淀、領先的消費水平和發(fā)達的新零售基礎設施,上海已經成為品牌企業(yè)擁抱新零售的首選之地。星巴克率先在上海全線接入新零售,使上海這座購物消費之城更加閃耀。
- 淘寶閃購聯合餓了么宣布:日訂單再破8000萬,日活用戶環(huán)比凈增15%
- 2025電商新生態(tài)研討會:專家熱議千億扶持引領行業(yè)高質量發(fā)展
- 即時零售風云再起:淘寶閃購日訂單超8000萬,日活用戶超2億
- 菜鳥許諾常州隊贏球便送無人車,阿里系組隊玩轉“蘇超”體育營銷
- 多元阿里贊助 “散裝” 蘇超:三大業(yè)務分別冠名三支隊伍
- 淘寶閃購冠名“蘇超”常州隊,淘寶下場“玩梗”將話題度拉滿
- 包郵點燃西部“吃谷”熱 拼多多“千億扶持”助力谷子品牌跑出70%年增長
- 餓了么與飛豬加入阿里中國電商事業(yè)群,阿里大力發(fā)展大消費平臺
- 拼多多持續(xù)推進千億扶持,助力穩(wěn)崗促就業(yè)
- 從“百億減免”到“千億扶持”,拼多多單季凈利腰斬,真金白銀扶持產業(yè)生態(tài)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