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36大數據
4月10日訊,很多行業(yè)為什么能賺錢?因為它促進了資源之間的流動效率。
促進物品之間的流動效率,叫物流業(yè);促進信息之間的流動效率,叫互聯網行業(yè);促進金錢之間的流動效率,叫金融業(yè)。
今天這里要談的是金融業(yè)的一個分支:支付行業(yè)
支付行業(yè)
這個行業(yè)怎么賺走你的錢?
你拿著招行卡去工行ATM機取錢,它賺走你一點錢作為手續(xù)費;
你在餐廳吃完飯用信用卡埋單,它賺走餐廳一點錢作為手續(xù)費;
你的每一次支付行為,除了現金支付,都會產生相應的手續(xù)費,落到一家公司的口袋,這家公司叫銀聯。
銀聯
把銀聯拆開看,可以看做銀行卡的聯盟,于2002年3月份成立于上海。
為什么成立這樣一個聯盟呢?廢話當然是賺錢!但賺錢之外還有什么用呢?
2002年以前,各家銀行都是自吸門前血,莫管他人瓦上霜,你把錢存工行,只能去工行的ATM上取,你拿著建行信用卡,只能去建行的POS機上刷,想跨行?沒門,銀行間的系統都沒打通。
于是,在央行的慫恿下,銀聯成立了,搞了一套跨行交易清算系統,將各家銀行的系統和數據打通,從此往后,你拿著工行的卡去建行的ATM取錢,再也不會被人罵SB啦,撒花!
所以,銀聯起的是橋的作用,將孤島一樣的銀行連通,此路是我開,此樹是我栽,收點過路費很正常!
銀行辣么多,銀聯只有一個,慢慢地,銀聯成了一個暴發(fā)戶,暴發(fā)戶身邊除了小蜜還有什么?小弟!銀聯養(yǎng)活了一群小弟,這些小弟是收單機構。
收單機構
想象一下,銀行和銀聯都是官老爺,高高在上,他們才不會主動去談生意,如果顧客去買東西都用現金支付,那么銀行和銀聯是賺不到錢的,所以必須讓顧客用POS機刷卡!!
并不是每一家商戶都愿意裝POS機,因為裝機需要付錢!安裝也要付錢!裝了以后顧客付錢還要收我手續(xù)費!我又不是傻,很貴的好么。
于是銀行和銀聯找到央行,央行凝神一想,想出了“支付牌照”這個東西,于是大手一揮,找來一堆點頭哈腰的民營企業(yè),跟他們說,弟兄們,一起賺錢的時候到了,你們花點錢賄賂一下我,哦不,申請一下這個“支付牌照”,我就準你們上門給商家推廣POS機。
所以這里的收單機構指的是,持有“銀行卡收單牌照”的具有很強線下拓展能力的民營企業(yè),比如拉卡拉、快錢、卡友等公司。
比如你去餐廳吃飯,用工行卡在卡友的POS機上刷卡支付100元,餐廳需要支付1.25%的手續(xù)費,也就是1.25元,這1.25元按照7:1:2的比例分配給發(fā)卡行(工行)、清算機構(銀聯)、收單機構(卡友)。
正當銀聯和小蜜、小弟一起酒池肉林的時候,突然遭到兩記重拳,一下被打倒在地,這兩記重拳來自支付寶和微信。
支付寶和微信
2003年前,我們在馬云的淘寶買東西,采取的支付方式大部分是線下的同城交易,也就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貨款兩清,但這樣子一是不方便,二是不安全,于是馬云跑去找銀聯談,說大哥咱們合作吧,我有用戶你有技術,珠聯璧合!可惜郎有情妾無意,銀聯對馬云愛搭不理。
馬云怒了,我可是未來的中國首富,你敢看不起我?于是繞過銀聯,直接跟各家銀行談,沒想到給他談成了,各家銀行紛紛給馬云開通“快捷支付”的接口。
2003年10月,淘寶推出支付寶,從此在淘寶上的跨行支付變成這樣
也就是你去淘寶買一件100元的商品,是通過支付寶綁定工行卡支付的,這100元實際是付給支付寶的工行對公賬戶,然后支付寶再從建行對公賬戶中轉給商家的建行賬戶100元。
可以看到,中間沒有銀聯參與,這是銀聯挨的第一記重拳,這記重拳讓銀聯掉了一顆牙齒,這顆牙齒叫電商。
銀聯掉的第二顆牙齒叫移動支付。
2013年8月,微信推出“掃一掃”功能,依靠龐大用戶量,迅速把掃二維碼這個動作,變成生活中習以為常的一個場景。
二維碼其實是一種信息的轉碼,把微信的用戶信息變成二維碼,掃描即互相關注,而把商戶的銀行賬戶信息變成二維碼,掃描即支付。
于是,二維碼的應用,迅速衍伸到了支付領域。
2014年3月,微信開放“微信支付”功能,掃碼支付正式成了替代POS機刷卡支付的一種方式。
讓我們來看一下刷卡支付和掃碼支付分別產生的手續(xù)費:
刷卡支付,商戶需要繳納6元,也就是0.6%的手續(xù)費(不同行業(yè),手續(xù)費比例不一樣)。
而掃碼支付,商戶僅支付3.8元,也就是0.38%的手續(xù)費,足足省了一半。
不僅如此,微信和支付寶還砸錢補貼商戶還有顧客,2014年12月12日,支付寶正式向銀聯宣戰(zhàn),通過每單最高20元的補貼,高調進軍線下支付業(yè)務。
低手續(xù)費+補貼,二維碼迅速攻占了洼地,面對二維碼支付的咄咄逼人,銀聯選擇的是NFC支付。
NFC支付
2013年,銀聯的NFC手機支付產品正式投入商用。
NFC支付是什么?是使用無線通訊技術,使手機和POS機或自動售貨機等設備在沒有互聯網的條件下進行連接,從而實現支付的一種手段。
銀聯為什么信任NFC?因為ApplePay在國外已經證實了其可行性,而且NFC可以放在SIM卡里面實現,更符合運營商等國企的利益。
但NFC還是被二維碼支付打的滿地找牙,因為
絕大部分用戶的手機有攝像頭,但不是絕大部分手機都有NFC模塊,二維碼支付的用戶端門檻更低;
商家要支持NFC支付需要升級POS機,而二維碼商家只需要拿掃描槍滴一下就可以,二維碼支付的商家端門檻更低;
普及NFC支付需要打通整個生態(tài)鏈,手機廠商、POS機廠商、運營商,需要打通的關節(jié)太多,而國企的效率遠遠低于互聯網公司。
截止2016年底,使用NFC技術的銀聯云閃付安裝用戶數僅2000萬,是微信月活用戶數的2.5%,支付寶月活用戶數的4.4%
第三方調查機構易觀的數據顯示,從整個互聯網支付的交易規(guī)模看,2016年第二季度銀聯排在第三位,占比15.44%,在支付寶和騰訊的財付通之后
銀聯在國內的壟斷一去不復返,而國外市場,銀聯也遭到支付寶的蠶食,支付寶目前已實現70個國家近10萬家零售商鋪的覆蓋,并與法國巴黎銀行、英國巴克萊銀行、意大利聯合信貸等展開合作,而2016-2017年,支付寶更是動作頻頻
年收入130億人民幣,凈利潤20億人民幣的銀聯,在年收入超過1000億人民幣,凈利潤超過700億人民幣的阿里巴巴面前,上演了一場郭敬明打姚明
結尾
看到這里,你可能會拍手叫好,畢竟英雄打敗了巨龍,而支付寶的母公司–螞蟻金服,也計劃在2017年上市,估值750億美金,很好,Happy ending。
但你如果經??礆W美電影,你就知道電影不是這么演的。
英雄打敗了巨龍后,英雄會霸占巨龍的財富,然后自己變成巨龍,商業(yè)市場追求利潤,而追求利潤的最高境界是壟斷。
嘀嘀打車和Uber合并之后,一家獨大帶來的是打車費用的坐地漲價;Google在撤離中國后,留下的是百度的競價排名和莆田系。
且看中國支付行業(yè)的未來。
- 美科技七巨頭遭特朗普關稅血洗 市值蒸發(fā)14萬億
- 特斯拉市值一夜蒸發(fā)超6400億元,美股科技“七巨頭”陷入調整區(qū)間
- 阿里巴巴于上海新設智信普惠科技公司,布局多領域技術服務
- 馬化騰短暫登頂中國富豪榜,騰訊科技與股價雙輪驅動成關鍵
- 本地生活賽道:2025年紅海變“血海”,平臺競逐白熱化
- 義烏哪吒小商品熱賣:緊跟《哪吒2》熱潮,一天賣幾百套
- 美恢復接收中國包裹,貿易政策突變引發(fā)物流界震蕩
- DeepSeek或再掀波瀾,可能對美股市場造成新一輪打擊
- 谷歌股價暴跌:收入增長放緩,人工智能支出引投資者擔憂
- 華為去年銷售收入超8600億元:ICT基礎設施穩(wěn)健,新業(yè)務快速發(fā)展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