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在華為開發(fā)者大會2025(HDC 2025)上,華為常務董事、華為云計算CEO張平安重磅發(fā)布盤古大模型5.5,五大基礎模型全面升級,為行業(yè)提供全新價值。其中,盤古預測大模型持續(xù)探索復雜工業(yè)場景下模型泛化的難題,幫助工業(yè)領域實現各種工藝優(yōu)化,系統尋優(yōu),解決生產難題。
本次盤古預測大模型的關鍵升級點是,采用業(yè)界首創(chuàng)的triplet transformer統一預訓練架構,將不同行業(yè)的數據,包括工藝參數的表格數據,設備運行日志的時間序列數據,產品檢測的圖片數據進行統一的三元組編碼,并在同一框架內高效處理和預訓練,極大地提升預測大模型的精度,并大幅提升跨行業(yè)、跨場景的泛化性。
海螺水泥采用盤古大模型,實現了熟料3天、28天強度預測,科學指導生料配料,在保證質量的基礎上,可以添加更多城市建筑廢棄物、工業(yè)廢棄物等固廢作為混合材料,降低成本的同時,也可以協助處理城市廢棄物,修復生態(tài)環(huán)境。
同時,盤古預測大模型已被應用于鋼鐵、有色金屬、供熱等多個行業(yè),在工業(yè)領域幫助客戶實現工藝優(yōu)化和系統尋優(yōu)。如寶武鋼鐵高爐大模型正式上線運行以后,出鐵溫度合格率穩(wěn)定在90%以上,每噸鐵水可節(jié)省2公斤燃料,一個高爐每天就可節(jié)省20噸燃料。云南鋁業(yè)通過坤安大模型,在電解鋁場景預測氧化鋁添加間隔、氟化鋁添加量和出鋁量,提升了電解槽綜合生產指標,每年降低電耗2600萬度。天津能源使用盤古預測大模型,精準預測供熱需求,在剛結束的供暖季,實現了100%的均衡供熱,能耗降低了10%。
從技術突破到實踐落地,盤古大模型始終聚焦行業(yè),在解難題、做難事的道路上不斷攻堅克難,以創(chuàng)新技術賦能千行萬業(yè)智能化轉型。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